冷軋帶鋼退火工藝制度主要根據鋼的化學成分、產品的技術標準、帶鋼的尺寸和卷重等因素確定。退火爐工藝制度必須保證生產中卷層間不粘結,表面不出現氧化。
A. 加熱速度的確定鋼的加熱速度主要決定于鋼的導熱系數的大小。
鋼中碳含量和合金含量對熱傳導影響較大。如它們的含量高,則導熱系數小,加熱速度就要適當慢一些,避免內外溫度差過大而造成組織和性能的不均。從室溫到400℃,加熱速度一般是不加限制的。根據在結晶過程的原理,帶鋼從室溫到400℃,帶鋼內部組織無顯著變化,軋制過程中被拉長的晶粒剛剛獲得恢復,尚未形成再結晶,因此在此區間鋼的加熱速度越快越好。
帶鋼由400℃加熱到保溫溫度,加熱速度對帶鋼的性能和表面質量都有相當大的影響。一般規定升溫速度以30~50℃/h為宜,帶鋼從400℃加熱到保溫溫度723℃以下期間,正是再結晶形成階段,因而在這個溫度區間加熱速度必須予以控制。
退火爐全氫爐內罩內的換熱以對流換熱為主,全氫爐對流換熱的熱流密度與輻射換熱的熱流密度之比。
在整個退火過程開始和將近結束時,由于鋼卷和內罩溫度都較低,輻射換熱條件很差,爐內對流換熱的熱流密度可達輻射換熱熱流密度的250倍以上,在均熱階段上述比值也保持在20倍以上.所以,對流換熱在爐內換熱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B. 保溫溫度和保溫時間的確定鋼的再結晶溫度不是固定的某一溫度,它同帶鋼內部組織狀態有關,實際生產中的再結晶溫度是在570~720℃范圍內根據產品選擇的。保溫溫度及保溫時間主要依據產品標準、技術條件及鋼種和帶鋼的厚度來確定。保溫時間、保溫溫度還與卷重、帶鋼厚度有關,卷重大、鋼板厚,則保溫溫度高,保溫時間也要長。對易產生層間粘結缺陷的鋼質和薄規格的帶鋼,保溫溫度可適當低些,保溫時間可短些。
C. 光亮退火要使帶鋼無脫碳、無氧化必須進行光亮退火。
退火爐退火鋼卷防止氧化的關鍵性問題是必須使保護罩內的壓力滿足工藝要求。另外,還要認真搞好冷吹和熱吹。冷吹和熱吹的目的是利用保護氣體驅走內罩中的空氣和鋼卷帶進的油氣水分。熱吹的作用是除了將內罩中的殘余氣體進一步趕盡之外,更重要的是將板卷帶來的乳化液產生的油煙、水蒸氣等有害物質全部驅走吹凈,避免玷污鋼板表面而降低鋼板表面質量。